2025年第一场马拉松赛事即将拉开帷幕,以厦门马拉松为起点,预计将引发马拉松热潮。走向2025年时,你的脑海中浮现出哪些难忘的记忆?哪些运动品牌的营销在你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?是阿迪达斯的创意短片「跑步去巴黎」?还是耐克在上马期间发布的动人文案?亦或是这两家运动品牌在上马、北马之间展开的激烈竞争?不论是国产品牌推出的「黑科技」跑鞋,还是其他品牌的事件营销,马拉松市场正迎来热潮。
在2024年,中国的马拉松市场依然火热。同时,马拉松赛事的热潮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体育报和经济报,它们的影响力已突破边界,成为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。「经济账」与「文化账」也愈加清晰。随着品牌对马拉松赛事的青睐不断增加,背后的原因不言自明:长时间的曝光带来高传播价值,中高端消费群体的参与创造了与品牌沟通的良机,而全民跑马的趋势更是为品牌打开了新的市场窗口。
为了在马拉松赛事中展现自身实力,运动品牌们通常通过选择特定的参与者或场景进行营销。相比其他运动项目,马拉松的体育营销有其特殊之处。足球、篮球等项目的赛场较为集中,营销布局紧凑;而马拉松赛事则因其长时间和长距离的特点,要求品牌在赛事营销上深思熟虑。马拉松的参与者数以千计,不同于简单的观众购票,这也让品牌与精准受众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。
根据2019年尼尔森发布的《马拉松赛事媒体曝光价值报告》,尽管数据已经跟不上当前的市场,但品牌展示的场所大致相似,包括终点大门、赛道广告板等。赛道提供的展示位虽然数量多,但种类有限。而要在城市中拓展宣传渠道,如地铁站、商场外屏等,品牌需投入更多成本。选择合适的人选做营销,通过装备武装跑者的做法也日益常见,过程被称为「买脚」。马拉松既有专业运动员参与,也有普通跑者的身影,品牌往往需要兼顾这两者。
在职业运动员的层面,运动员和品牌的选择相辅相成。许多品牌已将目光投向「破三」的跑者,这成为品牌营销的一个焦点。在每场马拉松赛后,「破三穿着率」排行榜也常常成为热议的话题。如果说「破三」是业余跑者的追求,那「破三穿着率」则成了许多品牌的执念,尤为突出的是在国内比赛中,冠军往往由外国选手获得,反而「破三率」更能代表中国跑者的选择。
在流量时代,地方跑团与运动博主从马拉松市场的增长中获得了红利。只要拥有流量与热度,就能获得装备、报酬和参赛名额的机会。与此同时,品牌逐渐将目光从「买脚」转向「养脚」,通过建立战队、俱乐部、训练营等方式,聚拢潜在消费者并与之互动,从而发展忠实用户。
在马拉松赛事中,运动品牌的营销方式也在不断演变。2024年,李宁在锡马和深马推出了新款跑鞋并发起了相关挑战,鼓励跑者使用特定跑鞋并分享体验。与此同时,特步则结合赛事纪念活动与城市故事,强化与跑者的连接。通过这些活动,品牌不仅展示了自身实力,更实现了与跑者的深度互动。
耐克在上马期间的文案引发了广泛讨论,一些跑者表示在极限情况下,耐克的文案给予了他们继续前行的勇气。这样的走心营销与强有力的视觉效果成功引起了社交媒体上的热议。安踏则借助与运动员合作推出的新款跑鞋,显示出其在专业跑步方面的决心。
2024年,各品牌的营销活动依然频繁交错。国际品牌耐克与阿迪达斯在彼此的赛场上展开竞争,而国内品牌如特步、李宁等则通过特色活动与地方结合,为马拉松赛事注入新的活力。在这一场营销的拼搏中,运动品牌们大力展示自我,争取在2025年的马拉松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体育市场中,品牌的每一次出击不仅关乎销量,更涉及到与用户的情感连接。尊龙凯时作为运动领域崭露头角的品牌之一,将继续努力为跑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。2025年厦门马拉松的到来,期待能为中国运动品牌带来新的突破与机会,让每一位跑者都能够看到自己的价值。